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学案例

灵台县城关中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散步》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本课正是通过一家四口的散步来体现浓浓亲情的,教材地位不可忽视。而今年,让我们悲痛的是,著名作家,《散步》一文的作者莫怀戚先生却于7月27日下午15点45分,因病在家中去世了,享年63岁。他的生命,就这样戛然划上了句号。一时之间,网络上充斥着怀念他的文字,其中有一句令人感动——他到天堂“散步”去了。斯人已去,作品长存。《散步》作为莫怀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在朴素的文字里,有人看到欢乐、关爱、和谐,有人看到憧憬、呼唤、眷恋,还有人看到贤良、孝敬、责任。字里行间都是真情的流淌。此刻让学生学习,更多了一份凝重。

相传,孔鲤跑到父亲孔子的坟前说:“你子不如我子。”然后又在儿子孔汲面前说:“你父不如我父。”可见作为中间一代人孔鲤的沉重感与责任感。这与《散步》中的“我”不无相似之处。莫怀戚先生所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时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画卷,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字里行间流淌着沉淀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挚爱亲情,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相信随着作者一家人散步过后,我们每一位朋友都会陶然沉醉于家的温馨和美之中,也会浸润在血浓于水的暖暖亲情里,更会加倍珍惜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落日和朝阳。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锻炼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品读法。

五、教学用具:电子白板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众说纷纭。因为他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许多年过去了,他穷了,老了,病了,却一无所获,也无一丝快乐,只好失望地回家了。回到家中,看着温暖的灯光,家人关切的面孔,这个人终于明白,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温暖的家呀!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带着这家的温情,搀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示范朗读。(幻灯片)思考: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

2.自由读,识字明词,了解文章内容

(三)怀着真情读

齐读课文,思考问题: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带着真情品

1.速读1-3段,思考:为什么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却非要她出来散步?体现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尊老)

2.提读6、7段,思考:散步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的?体现了我的母亲对孙子怎样的感情?(爱幼)

3.默读第8段,思考: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哪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五)满怀疑惑问

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预设问题:

1.怎样理解“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怎样理解“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文中有一句话老师非常喜欢,你能说说我为什么喜欢吗?

“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

提问: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默读课文,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六)涌动真情说

讲一段你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亲情故事。

(七)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及在座的老师一份礼物——一幅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八)布置作业

有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母亲,先为年幼的儿子洗脚,后又用热水位年迈的婆婆热热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您洗脚……”

以“妈妈,您辛苦”为题,写一篇随笔,字数300字左右。

(九)板书设计

母亲 走大路

散步 分歧-------à 我、妻子 承上启下(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 走小路

八、教学反思

《散步》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感受亲情的要求。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的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小组讨论、揣摩鉴赏从中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在教学方法上,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读与写(读与说)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当然,由于课时及师生能力的限制,在精读环节中不能品足“味道”;在朗读指导中缺乏做适当的示范朗读;学生对主旨的理解不明确;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到思想方面的引申这一环节不连贯;讲课缺乏表现力,不能“入境”,不能调动大多数学生的情感,也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上一篇弦外之音——《散步》教学案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