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高二语文上学期练习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________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

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②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 的领域。

③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 “团结就是

力量”的概括。

A.搜集 涉足 质疑

B.搜集 涉及 质疑

C.收集 涉足 置疑

D.收集 涉及 置疑

2.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旋沉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

B.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C.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D.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您尽管放心,就凭咱们的交情,在这件事上在下自当鼎力相助。

B.上月家母寿日,承赐厚礼,概不敢当,明日即当璧还。

C.承蒙抬爱,委以重任,只是鄙人才疏学浅,只能敬谢不敏了。

D.我实在是非常喜欢这幅画,能否请您割爱,把它转卖给我?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4分)

人类基因组计划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人类基因组计划没有辜负民众的支持和厚望。

①疾病问题是影响健康的首要因子,是每一个人、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

国家的政府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

③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人类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5.本题有两小题,请选考物理的学生及艺体生做第①小题,选修历史的学生做第②小题。

①《史记》中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请仿照例句运用对比手法对刘邦和项羽进行点评。要求:吻合人物事迹,突出人物形象;句式与例句相同;不超过30字。(5分)

例句:张良是谋士,运筹帷幄全身而退;韩信是战将,劳苦功高身首异处。

②请简述《哈姆莱特》中王子上演的“戏中戏”的名称和目的。(5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①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②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

【注】①二者形:懂得了这两点。 ②食:通“蚀”,腐烂、腐蚀。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资:蓄积

B.国富,厚赂战士。 赂:赠与钱物

C.适齐为鸱夷子皮。 适:到

D.子孙修业而息之。 息:停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修之十年,国富。

B.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C.间行以去,之陶。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4分)

(2)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4分)

9.请简要概括范蠡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具体做法。(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鹦 鹉

【唐】罗隐①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②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鹦 鹉

【唐】来鹄

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

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似陇山闲处飞。

【注】①罗隐:唐末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半生,无所遇合,晚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得安身之地。② 陇西:指陇山以西,旧传为鹦鹉产地。

(1)两首诗中的鹦鹉有哪些相似的特点?(3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2)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5)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6)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7)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小镇美丽就幸福

周玉永

①每遇来上海的外地朋友,笑谈之中都说上海好。这能品出朋友对我居住的上海的赞誉,也折射出对我能幸运地拥有上海的羡慕。当然,上海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设施多属世界一流,从某种角度远眺,酷似香港。可是到了老家苏北小镇,虽看上去跟上海不好比,但也日夜追赶,小镇建设得风情万种,影院、音乐厅、咖啡店、教堂……堪称苏北的小上海,如xxx总理说的城镇化了。

②小镇,白天看不出什么,晚上却热热闹闹,跳的、唱的、舞的,卖衣服的、卖小吃的,酒吧爆满欢歌笑语,步行街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个大鱼缸的鱼,水太少,鱼太多。这番热闹景象,对于我这个从上海来的人来说就苦了,本是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拥堵,到乡下感受恬淡宜人的田园风光,可这儿也是人满为患。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大城市,尽管大城市代表着机会、财富、地位,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我希望一有机会就逃离自己身处的大城市,逃离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光怪陆离,到一个小乡村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可是很难找到栖居之处。

③于是,我开始怀念起儿时小镇的生活了:暮色渐已深沉,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悠然走过,村童嬉戏成群,鸡鸭寻觅归路;父辈躬耕田间,一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园……跳草绳、打弹弓、掏鸟窝、爬树、钓鱼、洗澡……尤其是天黑不一会儿,乡村静得让人心慌,一盏小煤油灯发出微弱的灯光,一家六七口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上,吃着饭,夹起菜,听父母讲故事,笑语阵阵,那温暖亮在心里!哪像现在,打工的打工了,忙的忙去了,真要照个全家福,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

④那天,我去了几家儿时的玩伴,不曾想,几户人家的墙上居然贴着毛主席的画像,印象最深的还挂着近乎发黄的黑白老照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六七十年代燃烧的岁月。那时,家家户户都是用木头制成的镜框,按长辈大小排好黑白照片,再夹上两块玻璃,一幅全家福就做成了,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村人的家庭观念。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感慨,当一次又一次看到如此相似情景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村人心中的底线,以及最珍贵最善良的角落。到了叔叔家中,看到早已老掉牙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一台没有天线的大收音机。我提醒叔叔条件好了,换个新的。叔叔摇摇头,大电视耗电不说还辐射人体,污染环境。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人似乎变简单了,生活简单与快乐着,这或许算是我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⑤是的,大城市一天一个样,当你回身寻找时,一切都无踪迹了。人是不是这样,当你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而认真辛苦地面对时,你却失去了人生很多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很难回到生活与生命的本身。所以你要记住: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⑥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没办法,我们依然在加大规模建设,小镇的河水臭气熏天,化肥农药让农田种不出放心的粮食蔬菜,村民的病莫明其妙地多了起来,那种单纯和干净看不到了。再说上海,友人短信调侃:上海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望外滩内外,浓雾莽莽,明珠上下,阴霾滔滔……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人戴口罩……我们真希望生命被尊重,自然也被尊重,还人类一个单纯和干净,美丽中国,蓝天白云下,人简单与快乐地生活着。

⑦生活简单就快乐,小镇美丽就幸福。

(选自2014年《散文百家》,有删改)

12.第①段关于上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

14.文章第④节说“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单纯和干净

的东西”指什么?请加以概括。(4分)

15.请探究作者对小镇的情感取向。(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关于优孟

①关于“优孟”的记载,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典籍之中。“优孟”一词,最早是特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身边的一个滑稽艺人。一代霸主楚庄王性情暴戾,很少有大臣敢于在他面前表达不同的意见。有一次,楚庄王的一匹爱马病死了,他要以大夫之礼厚葬之。他知道大臣们不会同意,便宣布:“有敢以马谏者,杀无赦!”

②众大臣噤若寒蝉。这时,身高八尺、相貌堂堂的优孟走进宫门,仰天大哭,如丧考妣。楚庄王惊问其故,优孟回答说:“我听说大王的爱马死了,心里很伤心。又听说大王准备以大夫的礼节来埋葬它,觉得实在是太简易了,我们应当用国王的礼节来给它办丧事啊!”楚庄王没有想到优孟支持自己的举措,而且简直想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他心花怒放,饶有兴趣地追问道:“你认为这场葬礼该怎么办呢?”优孟建议说:“我们要用雕花玉石和名贵木材来做棺材,要让各国使者参与祭祀活动,要盖一个大庙来纪念,还要挑选一个万户的大县来供奉香火。我相信,各国听说此事之后,肯定会赞扬大王爱马胜过爱人的行动!”听到这里,楚庄王这才猛然惊醒,瞠目结舌。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荒唐想法。

③汉民族是一个非常早熟的民族,优孟的智慧就是这种早熟的体现。

④然而,这个故事也从反面说明: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就进入了严酷的专制主义统治。帝王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士大夫和老百姓却丧失了基本的言论自由。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没有任何可以互相沟通信息和意愿的渠道,即便在帝王与高级官僚之间也是如此。于是,值此“非常时刻”,只好让本来只承担宫廷娱乐活动的滑稽艺人来充当半个“谏官”的角色。同时,优孟也只能说“反话”而不能说 “正话”,而楚庄王也只能听“反话”而不能听“正话”——当交流只能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进行的时候,“正话反说”是一种多么可怜的“聪明”啊!每个皇帝都需要优孟来排解深宫中的寂寞与恐惧,优孟阶层便成为冷酷森严的专制制度的“润滑剂”。随着西汉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和牢固,优孟便开始在宫廷中“长袖善舞”。

⑤然而随着皇帝权力的膨胀,外廷的监察机构逐渐形同虚设,优孟的话语空间也日渐逼仄。因此,优孟的“表达自由”并不能否定“万马齐喑”的事实,优孟灵光乍现的“勇敢”并不能掩盖专制制度下人们全面的奴化。在晚清恰好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证——近人张江裁在《燕都名伶传》记载:

⑥刘赶三既以艺著,升平署总管招为供奉。一日,慈禧太后命演《十八扯》,饰皇帝。临入座,忽吊场曰:“汝看,吾为假皇帝,尚能坐,彼真皇帝日日侍立,又何曾得坐耶?”缘慈禧与德宗结怨,待德宗极苛,每观剧,慈禧太后坐堂中,而令德宗侍立于侧,视同仆妾,故赶三为之鸣不平也。慈禧为掩众口,自是赐德宗坐焉。

⑦可怜的光绪皇帝要靠一个优孟的笑话才能得到慈禧赏赐的座位。从反面可以想象慈禧的独裁到了怎样的程度,而慈禧周围的奴才的恐惧又到了怎样的程度。当“ 不正常”的情形成为“正常”的情形的时候,一个王朝的衰亡就露出了征兆。优孟在王朝中的位置和作用,亦可判定王朝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也。

16.请简要概括优孟阶层存在的原因。(6分)

1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18.文中引用张江裁《燕都名伶传》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上一篇2017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