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应妮)《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的传世之作,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观,不惟其九百年来命途多舛,在宫廷与民间几度易主,更因为这幅五米多长的长卷里,共绘有八百多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以及桥梁、房屋、城楼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生动地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节这天的风貌:汴河两岸、城郊到城内的繁华与城市内外各阶层、各行业人民的生活场景,这样大规模的以古代城市为题材的风俗画,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中国艺术绘画史上的一幅传世名作,更是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独特见证。
薛凤旋教授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曾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书中详细参考《宋史》《东京梦华录》等正史、野史和笔记资料,从商业经济、城市管理、市民生活等角度,解读了《清明上河图》的丰富内容,对于中国城市研究,不仅具有宋代城市化高峰的个案意义,也由此深入分析了古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模式,为中国现代的城市规划提供了普遍的经验。
挖掘名画背后的社会内容
该书首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流传的状况,并对其版本真伪进行了一番考辨。《清明上河图》不但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作者在这部要言不烦的图文书中,紧扣画作内容,深入到画作的每个局部细节,详细解析这幅名画所展现的北宋都城汴京从城市管理到市民文化的方方面面。
《清明上河图》中所见的琳琅满目的各类店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表明宋代是一个活跃而自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中以商业活动为核心功能的新型城市的出现是一个重大标志。因此该书从汴京城厢坊制的城市管理状况、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政策与经济原因等角度入手,充分解读《清明上河图》中的社会内容,将读者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所熟知勾栏瓦舍、城郭舟车、店铺酒旗等内容放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管理的角度进行考察。
城市变革的具体过程,可以从文献中考证得知,至迟1050年左右,即宋仁宗时代,东京的街鼓制度已被官方彻底废除。“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金吾之职废矣。”既然坊墙已经倒塌,坊市制瓦解,“禁鼓昏晓”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则记载了“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这样的情况,宋代出现了类似今日的夜生活的情形。该书第三章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宋代新兴商贸城市的商贸活动及城市经济,涉及运输、旅游、餐饮、酿酒、医疗等城市商业与民用活动的细节。第四章则论述城市管理体制的利弊得失,涉及宋代以之取代唐代坊市制的厢坊制的特点,从固化的细节中,作者详细考察了防火、用水、绿化、街河治理、能源等问题,对于现代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则聚焦市民生活,对宋代城市中出现的各类市民群体,以及包括瓦舍在内的市民文化场所作了一番细致的讨论。最后,薛凤旋教授以跨越中西的视野,对比10-12世纪初欧洲与中国古代城市化的阶段与特点,将本书的主题放在全球史的语境中进行了考察。
考察城市历史的变革过程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出现在宋代,绝非偶然,这种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是以宋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作为现实基础的。这一背景是读者了解这幅名画不可缺少的视角。
作为背景,书中对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脉络作了简介,并说明北宋时的社会发展动力、城市管理及社会概况。“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在城市经济极为发达的宋代,清明时节,作为都城的东京城内外遍布喧闹的街巷、各式各样的酒馆、出外游玩的各类人群,这样的富有现代色彩的城市生活与市民群体,在宋代之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西历史学者都认为宋代的中国发生过一场“城市革命”,这是整个广为人知的唐宋变革的一部分。
唐代城市有鲜明的封建社会特征,作为居民区的“坊”与作为商业区的“市”相分离,“坊”是封闭的空间,“市”也是一个封闭空间,两者都有围墙,并有严格的开闭市制度:“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城市实施夜禁,由官方委任的市令统一管理。在唐代城市中,统治者不但对城市的各部分功能作出严格的规划,还将居民的生活日程纳入政府管控之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